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思与悟

来源:贵州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20 19: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其中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关键。幼儿园应结合教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培训,丰富教师的科学知识,帮助教师掌握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支持

幼儿园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其中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关键。幼儿园应结合教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培训,丰富教师的科学知识,帮助教师掌握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支持策略和途径。结合科普教育周组织教师进行实践,以〞一课三议”的形式打磨优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教师对活动现场的深人分析与反思,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培养教师的开拓精神,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促使教师科学素养的形成。

整体规划园所生态种植区。丰富种植品种,使园所生态环境成为一年四季户外科学探究活动的资源。教师可利用饭后散步、户外自主活动等时间,根据幼儿需求,指导他们对园中丰富的植物进行观察、实验、比较和记录,引发幼儿对自然界探索的兴趣。

“融合+联动”?整合促进幼儿探究的相关资源

同时,通过探究过程中的质疑和验证、知识经验的交流和分享,提升幼儿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理论+实践” 探索“3步”具体做法

具体来说可归纳为四大版块“八个—”:看一看,玩一玩,是在展示、游戏中激发幼儿对观察对象的兴趣;想一想,猜一猜,注重幼儿对问题的探究,而不仅仅是了解问题的答案;试一试,做一做,是幼儿在观察、猜想之后,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记一记,说一说,是幼儿操作后的记录和发现,通过交流分享的方式,促进幼儿对探究过程中经验的理解和建构。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儿童就是科学家,虽然婴幼儿还远没有达到理解世界的程度,但他们却是天然的探秘者,往往比成人更具备发现世界的睛。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利用大自然、生活中的事物及现象开展科学启蒙教育,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中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积累多元的科学经验。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的科学活动内容各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幼儿科学教育应该遵循其成长规律,设计符合各年龄段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的课程。

要善于以游戏和实际操作推进科学探究。根据幼儿科学活动自主性原则和愉悦性原则,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如在夏天的大雨过后,花坛的泥土出现了许多蚯蚓,幼儿在活动时被突然出现的蚯蚓吸引了注意力,教师捕捉到幼儿兴趣,可通过提问“为什么雨天过后小蚯蚓都跑出来了”?激发幼儿探究蚯蚓的系列活动,通过搜集蚯蚓的科普绘本、自然角养殖蚯蚓等方式,让幼儿产生特续他探索,并在体验性操作发现中获得丰富的情感满足。根据幼儿科学教育创造性原则和规则性原则,通过科学小制作展示、科普剧表演等活动,培养幼儿对周團事物、现象进行观察、了解、探究的兴趣。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还应和社会资源有机结合。教师应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发现或疑问,积极主动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和认识,还能提高其解決问题的能力,在操作中获得快乐。

灵活设计班级科学区域。结合班级主题、幼儿兴趣设置班级科学角,可与自然角相结合,也可与数学区融会贯通。在投放材料时,教师除了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之外,也要按探究目标分层投放,排除过多材料带来的干扰,引导幼儿指向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另一方面,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构建科学活动室,各类科学活动室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载体。科学活动要始终坚持幼儿亲身体验的原则,即让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去亲身体验、领悟、思考、创造,将蕴含的科学知识物化成各种能看、能摸、能动的事物,为幼儿提供自主的、可操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空间,创设适合幼儿进行动态、全面、开放的科学探究活动环境。活动室可分成四个主要区城:问题区、实验区、提高区、挑战区。问题区可开设植物角、动物角、自然现象角、人体之谜角、生活常识角等,实验区可开设上浮与下沉、小鸟飞进笼、会唱歌的盒子神奇的牙签、自制天平、玩纸船、降落伞、不倒翁、巧运乒乓球等;提高区可开设拼图、七巧板、球杆连按、砌墙、摩擦起电、拧螺丝、制作小汽车、颜色变变空、钓鱼等;挑战区可开设魔方、走迷宫、骨牌、解锁、玩陀螺、变形玩具、梵天塔、华容道等。

文章来源:《贵州科学》 网址: http://www.guizhoukexue.cn/zonghexinwen/2022/0720/751.html



上一篇:破译声音“疗伤”的密码 科学家首次建立声音镇
下一篇:科学活动中给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探索

贵州科学投稿 | 贵州科学编辑部| 贵州科学版面费 | 贵州科学论文发表 | 贵州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贵州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